其背后是一片庞大的工业基地,即神华首个煤制油基地项目所在。
随着拉美地区第一个智能城市-巴西伯南布哥的建设起步,建设智能城市的趋势在整个地区势必会不断延伸和发展。巴西政府指出,智能电表在电网系统中的广泛使用,将彻底改变巴西的能源管理体系,也将保障输电网络的安全。
到2022年,巴西智能电网方面的投资预计将达到366亿美元。未来10年,巴西各大电力企业计划投入152亿美元,完成约6350万个智能电表的安装。智能电表一般具有远程统计、远程送电等功能,极大提高了用电管理和服务支持,同时也决定了用电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合理用电,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CPFL表示,利用智能电表来获取系统和支持服务的数据,是电网智能计量系统的关键部分,智能计量系统旨在改善巴西电力计量基础设施,主要针对商业和工业客户。巴西政府认为,推行智能电网是应对上述困难的一个重要措施。
巴西全国电力总量的72%来自水力发电项目,在夏季和干旱时期便会饱受电力供应中断的折磨。今年以来,整个拉美地区已经出现了11项智能电网示范项目。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上市公司投产煤化工项目,多数企业并未将这部分成本收益核算列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在产能比较大的情况下,很多投资一拥而入,风险就会更大,企业赢利点值得探讨。将来神华煤直接液化制油项目总建设规模为年产油品500万吨,这一规划已经得到国务院批复。对于准备大干一番的煤化工企业而言,眼下最大的难题就是路条了。万事俱备只欠路条此前,一些地区不顾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盲目规划、违规建设、无序发展煤化工,许多煤炭企业上马煤化工项目也只是有名无实,导致国家紧急叫停煤化工项目。
这也是路条迟迟没有下来的重要因素之一。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党委副书记乔宝林表示,目前,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还打算再上两条线,首先达到年产320万吨,这一扩容目前正在发改委备案。
伊泰股份公司总经理葛耀勇表示。事实上,煤化工行业并不被业内专家看好。据了解,16万示范项目进入正常运行后,伊泰集团就开始着手准备二期扩容项目,但由于国家政策面一直没有放松,所以迟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200万吨煤制油项目也就搁浅了下来。可见,煤化工的疯狂增长和地方政府的过度追逐GDP密不可分。
据南云杰介绍,伊泰的16万吨示范项目产品,采取当地消化一部分,外销一部分的方式,主要销往山东、河南等地。目前的销售情况比较好。上述专家指出,目前从多家企业投产的煤化工项目中,经济效益多数都很一般,说明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我们感觉应该问题不大,因为16万吨的示范项目目前做得不错,包括生产、安全、技术消化创新等方面都比较成熟,具备放大的实力和条件。
比如煤化工转化过程中对水的需求比较大,如果把煤化工项目放在山西,那么山西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达不到。林伯强认为,这完全是误解。
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发展部部长南云杰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路条还未批复回来,仍停留在发改委层面。5年时间里,国家未批复一个煤化工项目
据南云杰介绍,伊泰的16万吨示范项目产品,采取当地消化一部分,外销一部分的方式,主要销往山东、河南等地。林伯强表示,这些地方仅仅立足于地方,并没有对市场本身有足够的把握。如果深加工并没有带来格外的效益,不如直接卖煤。在林伯强看来,煤化工项目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因为煤化工项目存在污染的问题,那么接下来的环保标准就会越来越高。早在今年3月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就曾表示,针对煤炭深加工,国家能源局将于近期发布十二五规划。这也是路条迟迟没有下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之前说是7月底路条能够批复回来,后来说是8月底,但目前主要负责二期扩容项目的人员仍在北京跑路条。可在业内人士看来,还有很多现实问题让人看不懂,比如市场环境、环保问题等,市场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缺口,一下释放如此多的产能,市场是否能够承受得了。
在产能比较大的情况下,很多投资一拥而入,风险就会更大,企业赢利点值得探讨。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党委副书记乔宝林表示,目前,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还打算再上两条线,首先达到年产320万吨,这一扩容目前正在发改委备案。
中国神华董事长张喜武日前被追问煤化工项目是否赢利时表示:目前还不能作出答复。可见,煤化工的疯狂增长和地方政府的过度追逐GDP密不可分。
此前国家能源局相关领导到企业调研,给企业带来极大的信心。这些省份一直有一个误区,单一销售煤炭获得利润比较低,只有深加工价值才会提上去。同时,煤化工转化为化工产品后,运输也存在问题,真正对煤化工产品需求的不是山西,可能在华中地区,那么其中就涉及远距离运输问题等。同时指出,要抬高煤化工准入门槛,十二五时期要搞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
万事俱备只欠路条此前,一些地区不顾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盲目规划、违规建设、无序发展煤化工,许多煤炭企业上马煤化工项目也只是有名无实,导致国家紧急叫停煤化工项目。伊泰股份公司总经理葛耀勇表示。
这让我国制造煤制油的三大公司神华、潞安和伊泰饱受等待的煎熬。据了解,16万示范项目进入正常运行后,伊泰集团就开始着手准备二期扩容项目,但由于国家政策面一直没有放松,所以迟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200万吨煤制油项目也就搁浅了下来。
而在等待批文的几家企业中,伊泰显得尤为强烈。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发展煤化工项目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产能过剩一直是比较大的问题。
目前,伊泰200万吨煤制油项目正在国家发改委层面审批。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5个月时间过去了,仍未见规划出台,可见国家对煤化工行业的谨慎态度。但是这一忧虑未在企业中显现出来。山煤集团靖江煤炭储配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开基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煤化工作为煤炭转化是需要的,但是煤化工项目对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发展部部长南云杰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路条还未批复回来,仍停留在发改委层面。新型煤化工项目即将开闸的消息不胫而走,加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以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近期赴相关企业调研,让煤化工企业重拾信心。
商业化运作后,经济效益和能耗指标将有大规模提升。同时,一下子进入这么多的产能是否可以,市场的缺口真的有那么多吗,这本身是值得怀疑的。
更多的是地方政府的推动,尤其是煤炭产能比较大的地区始终想把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做大有关系。事实上,煤化工行业并不被业内专家看好。